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5 (第3/4页)
得到百姓响应。赵长歌大军南下,一路斩关夺隘,到山阳县的时候,已经有二十余万人 ,其中有一大半是饥民。其声势雄壮,朝野俱为之震动。接着周游杨飞在雁门关改旗异帜,称天道岂是人力可拒乎!天子失德,君子当 奉天道而救天下。绍帝闻讯大怒,欲严惩两人,可人家早把家眷亲友都秘密接到边关了,天威虽重却也是一样无可奈何。 绍帝心想中都固若金汤,沿途多少道雄关险隘,都有重兵把守,赵家凭着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要打进来,那是痴心妄想了。他 却没料到,赵长歌根本不打算进攻京城,而是避开南魏军队主力和重镇,在外围转悠,一个县一个县的拿下。进占后,立即采取一系列 的措施,普查人口,稳定形势,免征赋税,劝民复业,并设置社仓粥棚,大力调节粮价,安置难民。由于措施得力,这些个地方,逐渐 恢复了昔日平和气象。虽说都不是军事重镇富庶之地,予南魏政权的打击却是十分沉重的。仰首期盼的受灾百姓久候不见朝廷派人救援 ,当地官吏们反倒如刁钻蚂蟥一般,还要从他们的干骨头上吮出血来,不由暗暗希望赵军早些打过来才好。以至于有些兵力薄弱的小地 方,不等他发兵攻打,老百姓一望见红底黄字的大旗就拿起锄头镰刀,合力打倒守门士卒和官吏,争着献城。 一个月后,赵军进驻临清,两天后移军馆陶,遣轻骑突袭大名,尽得官军粮船。同日,十二连环坞下令,水帮一百三十六家全数停 航,切断南北水运饷道。赵长歌继而从馆陶渡河,先后取得冠县、莘县、东阿、东平、汶上,并派出游骑sao扰济宁,令其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