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五九章 西南麻烦跟着来 (第3/15页)
然凉山的县城西昌,也派驻了基本的行政官员,但冷寅东自己很少来这里「视察」。 西昌在原歷史上曾被委员长选为重庆失守后撤退的陪都候选;甚至在为此,在这里成立西昌行辕。抗战爆发后,为了建立西昌行辕,委员长还不惜耗费国府不多的资金,在1939年开始建设机场、广播电台、国立医院,甚至普及市内电话线路,使之成为全国第二座电信化城市。而且在1949年的时候,西昌还真的短暂地成为中华民国政府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的大本营,指挥西南最后的国军反抗。但以目前而言,西昌仍是个极落后农业小镇。当王绍源抵达这里的时候,相对于满庄的繁荣,身为情绪难得波动的生化人,他也忽然有种悲从中来的惆悵。 即便抗日战争在这个时空提早爆发,不过四川三大军阀们,仍依照原歷史轨跡,精诚团结的共赴国难。虽然他们选择的是和王家合作,提供兵源给自由联盟,但依然是积极地参加抗战,不落人后。 为了抗日,三大军阀甚至都开始接受自由联盟的改编。不过和东北军的和整编不同,他们只是接受换装和援助,编制上基本还是保留原来的样子。不过这也很无奈,毕竟四川军阀军队的组成体系非常传统,不只遵循着大军阀管小军阀的方式,刘家两叔姪,更是维持着清末湘军的模式。核心军官多以家族子弟为主,形成古老的家族式军队。一旦要接受整编,那那些不合格的小军阀或家族子弟该怎么办?在杨森等人的劝说下,王绍屏最后也只能妥协。 在王绍屏提出了召开国是会议,建立分省自治的提议后。本来还团结一致的双刘一邓的体系结构,开始出现问题;尤其十九集团军集体退伍的问题爆发出来的时候,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