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二集 禅意新解 (第4/4页)
菩萨、僧、禅师等的形象美石,认为禅意美存在美石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以上三种论点体现了当代中国赏石界禅石文化认同的两个基础:第一,禅石必须具有能表达出禅意和哲理的基本特性; 第二,通过对禅石的审美和认知,可以帮助观赏者陶冶性情、改善心境、净化心灵。 佛祖的“拈花微笑”说明,禅是心心相印的产物,全在那会心一笑之中。 不需舌灿莲花,不需口若悬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禅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主张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和头脑来认识世界,强调用心悟入自己的真实本体。 是看破放下、光明清澈、淡然豁达、平静祥和、无欲无贪,温暖舒泰和喜悦超脱的一种心境。 禅意的基本点是无我、空性、超凡脱俗、明心见性,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禅修的目的是为了大彻大悟、证悟空性、最终获得大解脱大自在。 据此理解,禅石就是能体现禅的这些精神和理念的石头,或者说禅石是蕴含禅意和哲理的奇石。 当然,对它的审美和认知一定会反作用于赏石者境界的提升。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身。 佛祖当年既可以拈花微笑,以心传印,如果他面对的都是奇石爱好者,自然也可以拈石传法。 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逍遥听江的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