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0 (第3/4页)
年又第三次帝王御驾亲征草原,太急了吧。 “北征的收获多,可花销也大。”朱高熙这时候也是颇无奈的说道:“奈何父皇心意已决。朝廷上,没有勋贵重臣敢劝。我这个太子,同样不敢劝。” 这话,说出了永和帝如今的帝王之威。 因为威望太高,已经没有朝臣勋贵敢置疑了帝王的权威。 帝王的权威,不是凭空得来的。那是用无数敌人的尸体与鲜血换来的。要知道,打从登基之后,永和帝的功业就是在青史之上,能狠狠留了好几笔。 不管是蕃薯的的种植,这等利国利民的事情,那就是给永和帝添了无上的威望。 还有灭安南一国,开疆拓土之功。 前面两次北征草原,都是大获成功。这中间又有多少人得了好处。那些人,可是永和帝最踏实的追随着。 涛涛大势之下,帝王的无上权柄,自然是扩大,再扩大。 至如今,是没人敢逆了帝王之威的。 莫说朝廷上的重臣勋贵没那等胆量,就是朱高熙这个太子,这个东宫的储君在面对了帝王之时,也是心头清楚的知道。 父皇? 皇父? 实际上,永和帝与太子,先讲了君臣之义,再谈了父子之情。 这才是朱高熙这个太子能安稳当下去的前题啊。 若太子不识趣,那就是自寻苦恼了。 “大军开拔,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朱高熙谈了实情,道:“有些准备,不是大军出行时,才去准备的。而是在大军出动前,已经完全准备妥当了。” “如今这些准备,匆匆上马,朝廷整个儿都是忙得团团转。” 朱高熙这般一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