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5 (第1/4页)
一叶竹筏划开水波,自彼岸而来,一名少年轻点竹篙,划舟而至。 少年约莫十二三岁,头发前不久才在山溪里浣洗过,柔软地披在肩上,发梢沾了一层薄薄雨雾,身上并无太多修饰,只是乡村总角孩童常穿的褐色短打,然而论其通身气质,眼中薄光,皆非凡品。 常伯宁想,如此,难怪村民对死而复生之人不感邪异,更不曾加以驱赶。 有这样雍容气度的人,哪怕是鬼,若是动手赶走,总感觉失了福德。 竹筏抵至岸边,少年未曾开口,白鹤便面对常伯宁引起细颈,振翅长歌。 少年怕鹤鸣声惊到人,忙单膝跪地,揽住鹤颈,轻声说教:“鹤先生,不可无礼。” 待鹤收敛翅膀,少年方仰头道:“抱歉。惊到客人。这位是……” 不等他话尽,常伯宁便无声无息地将手掌覆盖在他头上,指尖泛起一道灵光—— 修道之人,若心怀执念,魂魄便比常人难以消逝。 而世间鬼魅,分为明暗两道。 明多、暗少。 明鬼一般是正常死亡之人残留的魂魄,往往存生前记忆,怀生前之能。但明鬼数量极少,因为这种人的执念,往往不足成鬼。 若死前经历太过痛苦之事,譬如戮身之痛,焚心之苦,则更易化鬼。 化鬼之后,魂核遭损,被称为“暗鬼”,道行遭损,记忆亦有残缺。 然,如果不认鬼主,或无尸身寄体,不论明鬼暗鬼,不消七日,魂核便会开始溃散。 应天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