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节 (第1/7页)
巴隆说:“当然有影响,洋人的铜线,千里之遥,瞬息可通,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这么多年,一直因此在各种新闻上造谣事端,我们又无从知晓。更何况铜线过我荣府,府上机密信息,岂不也被偷听。” 没想到他这么迂腐,李谕说:“阁下府上的机密怎么可能被马路上一根区区的电报线得知,哪有这么神,公子多虑了。” 巴隆根本不相信:“我怎么知道你说的真假。” 李谕笑道:“你可以随便找个洋人问问,估计他们也很想知道如何单纯用铜线就能知道四周的讯息。” 巴隆压根不懂,争论不出什么,不过心中依然大为光火,等他老爹回来一定要好好告一状。 李谕打发走巴隆,继续回到书房写作,他的进度很快,已经写到了混沌理论中非常关键也最为出名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本来出自洛伦兹的一篇演讲,但是他原本所说是“一只海鸥煽动翅膀就足以改变天气的走向。” 他当初用的是“海鸥”,至于蝴蝶的出处,是一个记者看到论文中的一张关于“洛伦兹吸引子”的图形很像蝴蝶,所以才写成了“蝴蝶效应”。 中国一直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千里之堤毁于蚁xue;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都揭示了混沌理论最关键的一点:初始值极为微小的扰动,都会给系统带来巨大到无法预测的变化。 李谕提前六十年提出了这个观点,但称之为“蚁xue效应”。 后来为了纪念李谕,很多人直接叫做了“鲤鱼效应”。 这个词语是《申报》记者史量才所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