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华娱1997 第899节 (第6/6页)
一届就出现这么大的奖项争议,那对初建的天籁奖将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但要是不做限制,不是曹轩说大话,以曹轩去年的成绩和歌曲的影响力,天籁奖的相关奖项他能包圆,十大风云保底四首, 那其他歌手不成了给他捧臭脚的了? 曹轩不是没通杀过奖项,金曲奖还玩过「繁星--响,上台领奖」的奇迹,但关键他身份太敏感。 既当裁判还拿冠军,甚至主办方都是他,就是球踢的再好,这个争议也不会小。 节奏万一把控不住,天籁奖就成了个自娱自乐的笑话。 到了曹轩这个地步,他不缺荣誉,也无需天籁讲,给他争光添彩,他本心是愿 意参加,但怕影响奖项的公信力。 最好的专辑和歌手不参加,其他人拿了也未必服众啊。 所以这个事左右为难,不管参不参选,都有一定弊处。 后来还是曾离给曹轩出了个主意,不敢说尽善尽美,但也算是给找了个好借口,把影响尽可能的降低。 那就是天籁奖出席一条规定,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凡本届评委,其名下和相关作品不入围提名。 类似的规矩其实在评选奖项里也不少见,-般情况下,评委会都是找近两年没有作品参选的大佬,有作品参加的面对邀请也会拒绝。 这次天籁奖评委会,总计七人,除曹轩外有歌手、音乐人、制作人、乐评人乃至相关从业者。 前几个好说,最后一个情况比较复杂,举例其中一个前任华纳亚洲区总裁周建辉。 这是曹轩的老朋友了,当年曹轩起势多亏了他,华纳前两年易主之后,他辞职自己创办了一个音乐器材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