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54节 (第2/7页)
平公允。 负责批改卷子的便属帘内官。 批改卷子已过数日,每个房间中,被罢黜的卷子堆积如山,卷子首页写有落卷的原由,譬如“破题有偏”“平仄有误,通读不顺畅”“立意太浅”等等,有些写得尚可的,同考官、大总裁则可能多添几句建议,譬如“下回不可乱用典故”“起股尚可,束股走低”等等。 而被举荐上去的,每房不过二三十卷而已。 所有举卷汇总,三四百卷中再择选优者,才是最后的中举的。 今日,同属批改春秋卷的两位同考官——于考官和方考官,拿出自己房里最优的一份卷子,一起研讨文章的高低。 于考官拿出来的,正是那份让他眼前一亮的“春秋第一十九号卷”。 两人换读。 才不过半刻钟,略读了一遍,方考官便直言道:“于兄,无需探讨了,你房中的十九号卷显然更胜一筹,立意高远,笔法精巧,理应举为《春秋》的经魁,与其他的四经魁争一争今年的解元。” “所见略同。”于考官道,“明日向张侍郎推举经魁,还望方兄也替我声张几句。” “这是自然,同是春秋经房,一荣俱荣。”方考官笑道,“选《春秋》为本经的考生愈来愈少,每每总排在五经魁之末,今年也该轮到我们冒冒尖了。” 两位同考官皆是举人出身,沉浸多年学问,品鉴文章还是相当有眼力的。 …… 翌日,正堂之内,主考官张侍郎坐在中间,本经不同的五份卷子摆在案上,已退出解元之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