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_分卷阅读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3/4页)

要钱。而新车让人最为追捧的一点就是,它大大地减少了因道路颠簸带来的旅途不适感!!!时人一般不远行,其最大的原因便是,再好的车,它也颠簸,在路上颠个十天半个月,半条命就没了。而虞氏车行所发明的新车采用的车轮非同一般,坐在车上震动感几乎没有,适用于现在几乎全部为土路的路况!

    无论是追求新鲜事物的贵族儿郎娘子还是精打细算的大娘阿郎们,都聚向车行。

    时,洛阳以车为贵,造车之人、虞家三郎虞韶九的名字也为世人第一次知晓,随着车行在各地的建立,美名渐渐远播,虞氏之车又称韶车。时人莫不称赞,谓为“圣童”。

    而继洛阳全程热议后,不少买了车的车主将车骑到外地,在车主有意无意的炫耀下,无形中便替虞氏车行大大地宣传了一把,外地的商人、顾客有的专门来到洛阳购买这种稀奇的车,商人们大多在店员的热情介绍下定制了四轮车,老百姓则大多买的是较便宜的玄云车(也就是自行车),为出行方便,且速度奇快!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也被官府的人看在眼里。有那上过战场的心思活络的官员更是联想颇远。不久后,虞氏车行就迎来了一笔来自朝廷的下单——五百辆四轮二骑运粮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快慢往往是一场战争取胜的关键之一。

    更不为人所知的是,朝廷秘密派遣了数十名御用工匠秘密拜访了虞氏车行,准备研制更为适用于战场的战车。

    古时,大国即为千乘(sheng)之国。乘,即马拉战车。每乘为四匹马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