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 (第2/15页)
三员(正七品)每员五两 军丁一千二百三十二名,每名银三两 战死士兵的抚恤金是三两银子,最高级的指挥也只是十两银子,即使以当时的物价来看,这标准算高吗? 其实真不高,只相当于士兵两至三個月的军饷而已,到了崇祯朝这个赏赐标准则更低,孙承宗挂帅,组织明军恢复四城,驱逐建奴,叙恢复四城功,孙承宗加太傅,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赉银五十两、大红蟒衣一袭。 张凤翼时任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加太子少保,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赉银四十两、大红飞鱼一袭。 许如兰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加升一级。赉银二十两、紵丝一表里。 吴阿衡、张学周、董羽宸各加一级,京堂推用,赉银十五两。 丘禾嘉、刘可训已经优升,仍各赉银二十两、紵丝二表里。 张春加京卿衔,遇巡抚缺推用,赉银二十两。王楫加升二级,赉银五十两。周梦尹已升佥事,仍加一级,赉银十五两。 屈宜扬候升时加一级,赉银十两。祖大寿加少傅,以提督体统行事,荫一子锦衣卫指挥同知世袭,赉银五十两、飞鱼一袭。 在崇祯朝确实是财政困难,朝廷拿不出钱了,对于正一品的孙承宗赏银最高才五十两,实在是拿不出手了,在那个时候,随便一个官员,一顿饭,或者一场花酒,有可能就是数百两银子,甚至几千两银子。 到了普通士兵这里,基本上能落一斗粮,算是顶头上司有良心了,没有办法,朝廷拿不出钱,可士兵也是人,他们也有家有口,如果战死了,失去的家中顶梁柱,一家老小有可能也会死。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逃亡,望风而逃,他们心中也有一大把的委屈。退出转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