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九百九十六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六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 (第2/9页)

体国?

    只是朝局已经极其稳定,于谦的岁数也越来越大,没必要为了些不重要的事儿继续劳心劳力了。

    于谦的致仕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因为他的致仕引起了一连串的人事调动,大明兵部尚书江渊,年事亦高,选择了致仕,将兵部尚书的位置让渡给了王复,文渊阁中极殿大学士王文,选择了致仕,把文渊阁首辅的位置让给了从应天府回京的李贤。

    这是重大人事调动,很多人都以为朝廷要变天了,但是很快朝臣们就发现,压根没有什么变化,于谦是致仕了,但是并没有回到原籍闲住,更没有离开权力的核心。

    一个臣子没有了文官职务,但是这个臣子在皇帝身边,事事都能发表自己意见,而且皇帝这个决策者,对这个臣子极为信任,对他的意见极为重视,他的意见权重极高。

    这是失去了权柄吗?

    在朝中,一个进士出身、得封火寻侯的武勋,堂而皇之的占据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一个松江巡抚入京,牢牢的掌控着大明帝国财税监察职责的李宾言。

    火寻侯王复,三司使李宾言,这两个人是什么?是大明海陆并举的代名词。

    朝局的方向依旧是坚若磐石,依旧是海陆并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于谦察觉到大明没有大规模、需要朝廷组织进兵的战争需要总督之后,卸掉了文职,颐养去了。

    李贤在一般情况下被视为旧党,因为他的履历从哪个角度看,都跟新党不沾边,而且还背负着在僭朝任职的履历,旧党们以为李贤能够很好的接管王文的职责。

    然后李贤履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