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5 (第2/4页)
要住在酒坊。 他人都以为年纪轻轻的闺阁小姐,难以打理酒坊生意,当年周氏刚接手酒坊生意时,不也手忙脚乱的艰难,这世上从不缺人有心看笑话。谁知,王家酒坊自锦荣当家后,无半点差错,在她手中亦是游刃有余。 周氏知晓后,亦放下心来,安心在沈家生活。 自锦荣接手了酒坊后,也对酿酒起了一时的兴趣,将王记酒坊的招牌杏花酒方子改动了几番。 初时,别人都觉得王锦荣是在糟蹋祖业,却不想成酒后的第一壶就香飘八方,醇美不似凡酒,有人饮了第一口便醉了。 连有名的文人也道,此酒可入天下名酒之列。 有人问这叫什么酒,王家酒坊如今的老板,锦荣笑道,“自然还叫杏花酒。” 虽有些人觉得这名字配不上此美酒,与昔日的杏花酒犹如云泥之别,但连酿酒的主人家都决定好了,便不再多言,而是一个个地高价出买下所有新的杏花酒。 锦荣直接无视了过去,比起以前的杏花酒,新杏花酒的价钱只高出了三成,与其品质来说,已是难得,但成酒却少,而且不再供应任何酒楼店铺,每人只能买一壶。 闻风而来之人只能排队买酒。 曾谙和许数是读书人,平日爱诗成狂,爱诗之人,岂能无酒,对美酒一道,两人也有心得,眼看酒越卖越少,心中焦急不已,好在到他们时,还有两壶新杏花酒。 许数高兴笑道,“你我一人一壶正好。” 曾谙亦点头,早闻过他人开杏花酒的泥封,那酒香已是醉人。 不想有一人青衣,一人蓝衣的老人气喘吁吁,竟是对他们一作揖,“望怜我们两老千里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