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4节 (第4/6页)
息,只是任由泰一功体自然而然将其化用,如同树木重新吸收水分和营养,重新伸展树枝,长出树叶和果实,而后齐无惑便将这果实重新摘下,以文字的方式,将其神韵记录于白纸之上。 欲要以此,流传于后世,藏之于此守藏室之中。 提起笔,道人将这一门神通道韵记录于文字之上,伏羲对此嗤之以鼻,道:“你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有什么用?这些东西,越是强大高深的,门槛约是高,越是不适合寻常之人,这许多东西,后世之中,又有几人可以明悟呢?” 话虽然这样说,可是伏羲却也因此而起了些玩味兴趣。 将原本的《易》藏在了这守藏室之中。 齐无惑体内之炁,流转变化,一刻不绝,人之炁早已大成,但是在大成之后,于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却如同是彻底止步了一般,再也不曾往前半分,可是若说其是止步,却也不合适。 因为人之炁的量还是在不断提升的。 越发浑厚,越发扎实,也越发地精纯。 犹如北冥之海,水势无穷无尽,磅礴浩瀚。 但是却在另一种层次上,在【质】和【格】的层次上,止步不前。 有时候,单纯的积蓄量,无法彻底地突破这一层关隘,其薄如纸,其厚如山,堂皇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绵延不绝,流转不定,在这之下,最多也就只是如司法大天尊之仪轨所化的【天之炁】的层次。 而在这之上,却已经是如泰一功体代表着的【神之炁】。 那是至高无上的根基。 对于这突破关隘卡住之事,伏羲只是嗤笑不已,觉得如果齐无惑没有那么倔,没有将那一缕御的感悟直接散入人间的话,有这十多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