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召见勋贵 (第1/4页)
集义殿中。 随着成敬进来的三位勋贵,身着全套冕服,脸色瞧着不大好看,走到殿中,看见端坐上首的朱祁钰,拱手拜道。 “参见王爷。” “免礼,赐座!” 朱祁钰打量着眼前的三位。 他们几乎是现在的勋贵当中,能够拿得出手的,也是说话最有份量的人了,都是靖难功臣的二代勋贵。 剩下的要么是资历不足,要么是刚刚袭爵,年龄太小。 前世在皇位上坐了那么多年,他对于勋贵的情况,自然是了解的。 大明开国百年,共有开国功臣和靖难功臣两次大规模的封爵,实授的约有百位。 但是由于太祖皇帝晚年疯狂的除爵,再加上这些年林林总总,因为各种原因被除爵的。 大明现存的勋贵大约有五十余位。 其中有开国功臣仅剩九位,基本都被留在了南京。 靖难功臣有三十余位,是如今京城勋贵的主要来源。 还剩下十余位,是仁宗,宣宗以及今上所封的勋贵,这部分人数不少,但是大都被外派到各地,镇守一方。 在很多文臣的刻意引导下,很多百姓都觉得,勋贵就是拿着朝廷的俸禄,抱着世袭罔替的荣光,天天干欺压百姓之事的朝廷蛀虫。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作为武臣当中的顶级力量,勋贵在大明的武臣体系当中极为重要。 抛开远离政治中心的开国勋贵不谈,以朱祁钰的眼光来看,剩下的勋贵大约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资历深的,一种是资历浅的。 前者以靖难勋贵为代表,资历深厚,父祖曾斩将夺旗,为大明立下无数军功,在军中实力威望很高,又因为封爵年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