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五十一章:为社稷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为社稷计 (第2/4页)



    诚然,以郕王如今的地位威望,哪怕有这个总摄大政这个大义的名分,但是在很多关键性的事务上,还是需要和朝臣商议。

    毕竟他只是代政,不是真正的天子!

    虽然在此等危难时刻,郕王被推了出来,但是更多的是为了稳定军心,朝政大事,很多时候还是要以朝臣们的意见为主。

    这些天郕王的所作所为,都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

    他的主张和意见,必定是要说服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的朝臣,才会下令。

    涉及到六部尚书以及京营提督这样的重臣人选,更是选择以廷推的方式任命。

    这都是为了保证政令的畅通平顺,核心的原因,其实还是郕王仅是监国,并非真正的天子,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这种大事,郕王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程序的合法化来推动。

    但是内阁不同!

    内阁的设立,本就不在朝廷的规制当中,或者说,内阁真正的权柄,和朝廷的规制是不符合的。

    内阁的权柄皆是直接来自于皇权,不管是票拟还是草诏,都是如此。

    郕王和外朝六部需要商量着办,但是对于内阁,只要他还有总政的大义名分在,就可以拿捏地死死的!

    这才是他的警告!

    有郕王的支持,那么内阁就能拿到最重要的票拟权,在朝堂上地位大大提升。

    若是没有郕王的支持,那么他们这两个内阁大臣,就是彻彻底底的闲人。

    纵然有着翰林院掌事之权和预闻机务之权,但是这两项权力,前者更多地只能影响舆论,后者也仅是预闻而已,手中没有真正的权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