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托梁换柱镇八方,当年总门遗真道 (第5/9页)
练皮大成,肌肤如金蝉感应,能辨别微风之流向,心灵警兆之精准远超常人,自闭耳目也行动无碍,皮肤坚韧之处更胜于犀革。 明朝的时候,戚继光、俞大猷抗倭,东南沿海一带,曾经有用鸳鸯阵困斗一名练皮大成的拳师,十步之外,鸟统打在那人身上,都只是衣服破碎,皮下些微淤伤,甚至不曾直接见血。 朱长寿脸上还能绷得住,但那一双有些抖的浓白眉毛,已经泄露了他内心里浮现的一抹震惊。 二十岁出头就踏入了拳法大成境界的拳师,从现在上溯到宋明年间,只怕也数不全十指之数。 上一个这么年轻的大拳师,叫杨露禅。 那个从小体弱多病,装哑巴到陈家沟偷学拳法,几年之后就已经练气大成,甚至惊得陈家沟那帮老老少少,破了祖上传下来“陈家拳不外传的规矩”,让族长女儿嫁给他的人物。 也是那个后来在京城开宗立派,扛了二十年无敌之名的杨无敌。 “无敌”! 能把这种名头打响出来,还活到寿终正寝的人物,就算是朱长寿自视再高,也没有想过自己能与之相提并论。 眼前这个青面鬼,难道未来也会是那样一个拳法上的大宗师吗? 朱长寿不愿意相信,他目光一闪,忽然想到什么,缓缓道:“原来如此,你师父是当年义和团里的哪一个?” “龙头、剑客十死无生,罗汉、电母是朝廷的人,你师父是雷公还是教头,总不会是北方的戴海臣、李肃堂吧?” 当年满清无道,洋人残暴,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天南海北,不知道多少习武之人投身其中,尤其是后来朝廷也承认了义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