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5 (第2/4页)
的凶手,老师想要杀害自己……这一系列事情对这个小男孩的打击未免太大,所以他不慎坠楼。 “仇恨对象的儿子死了,他发热的大脑冷静下来,良知、道德、正义、责任这些情绪回到他失控的大脑里。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他意识到,谋杀计划是如此的荒唐可笑,夺走仇人儿子的生命不会让他快乐。 “全校所有人的关注点在被潘越告白的那个女孩子身上,那个女孩子承受许许多多的指责,精神几乎崩溃。让学生承担老师的过失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但他没有自首的勇气。愧疚心理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跟事情的大小成正比,可他面临的事情和人命相关?潘越坠楼案带来了深远的影像,接下来的所有时间里,他都沉浸在如湖水一样的内疚感中。 “他焦虑、紧张、恐惧、忧愁,再加上原生家庭的不幸,他毫不意外地得了抑郁症——这些年我治疗过许多抑郁症患者,他算得上比较有特点的一个。他想过寻死,但他有理性尚存,能控制自己的抑郁症,不至于达到那种‘死比活好’的程度。他毕业于著名师范大学,在学校里受过心理学教育,有一定自我治疗的能力,他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于是找到了我。我给他开了三四年药后,他终于告诉我前面提到的事。 “……他的抑郁症多次反复。曾经有两三次他的抑郁症有好转的迹象,中间断断续续停药了五六年时间。直到最近他又来找我。 “两周前,他来找我要求开药,在此之前他已经三年没走进我的办公室了,我以为他的抑郁症已经好转了。我问他为什么要再次吃药,他说,他的学生,就是那个受到牵连的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