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朝鲜军队的酬功 (第5/7页)
治理权,使得政策可以延续,军民没有后顾之忧。” 对于朝廷,更准确的说是从崇祯皇帝的角度,平辽就是平辽,把原来的辽东之地光复,也就达到了目标。 急功近利的皇帝,没有战略目光长远规划的朝堂诸公,根本没有重建辽东的计划,有也是老一套,效果可想而知。 即便是有计划,重建所需的资金和物资呢,朝廷根本拿不出来。 所以,与其说朝廷给东江镇宽松的治理权,倒不如说是把沉重的负担甩掉。 甩掉的负担不仅是重建辽东,安抚黎民,还有巨额的辽饷,这才是要把财政压得崩溃的关键因素。 至于平辽之后,朝廷还收不收辽饷,或是变换个名义,继续压榨百姓,就看朝廷的良心了。 郭大靖当着朝鲜义士的面儿,却不能对大明朝廷过多微词。他们都是在封建礼教中培养成长起来的,对于忠义,和郭大靖的理解完全不同。 “辽东重建,任重而道远,需要巨量的钱财物资,以及庞大的人口。”郭大靖沉声说道:“五年时间,却是未必够,也未必能见到太大的效果。” 郭大靖虽然有宏图大志,可也有清醒的认识。在把辽东经营成可靠的物资基地前,他还没有入主中原的资本。 他虽然崇尚武力,却并不想对同胞杀个尸山血海,或者说尽量让华夏子民少些伤害。 军兴前,辽东汉人已有数百万,现在连解救带移民,还不到百万,还没有达到郭大靖的目标。 足够的人力,足够的产出,不管是生产,还是耕种,都要足以支撑郭大靖去征战天下,这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五年十年也未必够。….崔孝一对郭大靖倒是很有信心,说道:“郭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