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世情缠帝闕兴.十五 (第6/16页)
……可若变生肘腋、祸起萧墙呢?」 「喔?太子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这倒是不曾……正如先前所说,只是一直没来由地有些不安而已。」 少年苦笑道,「之所以深夜请五皇叔前来相议,也是想藉此釐清思绪……说实话,要真是孤多心也就罢了;可若真有了什么万一,孤便万死难辞其咎了。」 「太子言重了。」 太子姪儿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这个做长辈的,自也不好再用一句「多休息宽宽心就没事了」来打发对方。尤其上回梁王的案子,也是因圣人的「不安」才寻到契机及时阻止的;故萧瑜踌躇半晌,还是配合着对方思考起了可能的变数。 「真说起来,圣人御驾亲征,朝中军力被抽调不少、几位重臣也随军去了前线,若有人真生出了不臣之心,确实不失为动手的大好良机。」 顿了顿,「不过动了手是一回事、如何收场又是另一回事──且不说太子手握虎符,随时可以调动太子卫队和留守禁军平乱;在圣人随时有可能率军回鑾的情况下,就算侥倖宫变成功,也不过是多过了几天做皇帝的癮而已。」 「确实……若无法威胁到父皇,所谓的政变也不过就是场笑话而已。」 以征北军之势,就算有人私通北雁,在战场上留下帝王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至于买通帝王身边人进行刺杀、甚至策反随军将领……对方要真有如此能耐,便只能说是己方轻忽大意、疏漏无能了。 而不论萧宸或萧瑜,都不认为如今正剑指燕京的帝王会犯下如此可笑的错误。 「若换作是臣,与其大张旗鼓地搞什么政变,还不如趁隙离间太子和圣人。」 相对于军事,萧瑜在政治方面的敏锐度无疑要高上许多,语气一转便又拋出了另一种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