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_第1252章 进退两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2章 进退两难 (第2/8页)

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太公非宗亲,不好说什么。

    但召公乃是周王室宗亲,又是三公之一,故而常疑之。

    周公为了让召公放心,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立于陕地,与召公约定: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即把周王朝的统治区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周公管理陕之东,召公管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

    此事称作“立柱为界”,同时也是后世界碑的来源。

    战国时代,三家分晋后,秦魏两国,经常在这里打仗,陕地时而属秦,时而归魏。

    可以说,为了争这个地方,秦魏两国差点连狗脑子都打出来。

    这个陕地,可以说,乃是实打实的关东与关西分界线。

    拿下了陕地,就掌握了弘农郡的主动权。

    拿下了弘农郡的主动权,就相当于打开了河南尹的大门。

    所以,魏国在函谷关与陕地,设有重兵那是必然的。

    “函谷关的事,还不算完啊!”

    姜维却仍是没有满意,看向柳隐。

    拿下了秦函谷关,但在旧关的北边十余里处,也就是大河听南岸边上,还有一个新关,乃是魏贼数十年前新建。

    当时曹cao讨伐关西的时候,正是以此关转送粮草。

    此时供应函谷关一带魏军的粮草,大多也是存于那里。

    “此时我们袭取了旧关,可以趁着贼军还没有及时做好准备,乘机拿下新关!”

    柳隐会意,接口道:

    “继续按先前?你我兵分两路?”

    姜维点头,道:

    “没错,休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