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176节 (第3/6页)
” 齐济被训得一脸懵逼,讪讪道:“齐庭长,我也想为你分担,但我没这地位,他们就只找你,又不找我。” 齐济小官吏出身,谁认识他,跟齐恢这种官宦世家是不能比的。 “世上最难之事,莫过于这人情世故啊!” 齐恢叹了口气,又往考场内看了一眼,“这人不少啊!” 齐济点头道:“公检法始终是他们的首选,尤其是他们见识到公检法的权威之后,其次就是学院和邸报院,医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齐恢点点头道:“司马尚书来了信,想入公检法,名单和成绩都需要在报刊上公示,一定要选择那些品行端正的官员。” 齐济点头道:“我知道了。” 官制改革执行方式是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统统往公检法和事业署塞,如果就没有一个官署要,那就直接裁掉,不多逼逼。 但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警署方面,目前是比较缺乏识数认字的警察。 府衙。 “王尚书,我这一道关于扬州粮食进出税的政令,不再需要经过他人的同意?” 扬州知府鲜于侁略显紧张地看着王珪。 王珪笑着点点头道:“是的,如这种关于州府财政之事,只要不违法,鲜于知州都可自行决定,但是责任也都在鲜于知州身上。” 鲜于侁点头笑道:“这是好事啊!终于可以干点实事了。虽然没了司法权,但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怎么也比过去相互推诿要好得多啊!” 说罢,他又问道:“但我这政令该找谁发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