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第1/3页)
有份儿陪官家进午膳的王丞相一听这话,便也来了劲,站起来道:皇上不知,自花朝节之后,这天下第一铲的名衔早已易主了。百姓们都说,开封府的大厨才配这个名号呢。 仁宗因问道:这是为何? 王丞相与几位大臣一人一句地将那事说了,仁宗便点头道:依朕看来,正合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一说。就算有巧手厨艺,但没厨德,必定难成大器。 八贤王点头赞道:以小见大,皇上此言真乃妙句。 庞太师被抢了风头,气不打一处来,便心生一计,堆起笑容进言说道:依老臣之见,四月十一乃是包大人的寿辰,我等何不同去开封府为包大人贺寿?如此一来,既能表皇上与众臣同乐之意,亦能尝到府中大厨烹调的佳肴,岂不是一举两得? 太师所言甚合朕意!仁宗喜上眉梢,包卿,你意下如何? 包拯连忙说道:包拯岂敢劳圣上大驾? 仁宗兴致勃勃,一摆手道:包卿莫要推辞,如今已是三月,此事就这么定下了。你放心罢,朕是不会白吃你府中的饭菜的。不过,朕希望你家的大厨也别要让朕失望哟。 包拯见事已至此,八贤王与王丞相又不停地朝他使眼色,只得答应下来:包拯谢主隆恩。 想到一月后的热闹和能一饱口福,仁宗的心情和胃口突然地好了起来,竟又扒光了一碗米饭,才心满意足地回宫午休去。 圣驾到臣子府中贺寿,乃是极隆的宠爱荣幸。几位大臣望着包拯交头接耳,那表情说不清是羡慕还是妒忌。使他们更加疑惑的是,为何包拯的死对头庞太师会如此大方,在仁宗面前提出这个建议。他就不怕仁宗将来更加倚重包拯,才来悔青了肠子? 庞太师当然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