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北约老虎会(二) (第3/4页)
正适合中国空军的需要?”阿姆斯特朗大牢sao。 作为格鲁门航天的竞争对手,岳昆波深知,当初共和国采购f14战斗机除了应付南沙的局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由就是对付苏联航空兵的逆火轰炸机群,真正的前线制空权是靠其本土规模庞大的歼六或是歼七来实现的。 就算日后局势生某种变化,国会允许f15战斗机出口中国,中方能否选择f15战斗机也在两可之间,不过面对道格拉斯总裁,麦道集团大股东的牢sao,岳昆波只能苦笑。 “岳,你这份资料很不错,非常及时。”阿姆斯特朗轻轻点着桌面上的资料。 岳昆波交给阿姆斯特朗的资料上详细分析了那家已经注销的东太平洋公司、宁雷、祁连山、刘文岳、联邦德国远嘉、商飞和那个联邦德国新成立的d82时,从美国调遣了一千余名工程师赴沪,当时82生产线上的每个岗位都由中、美两个技术人员组成,中方为主,美方为辅,近乎手把手的传授82客机的组装技术。 在后世,吴淞飞机厂广泛宣扬自家一次x" />组装麦道82成功,全球航空界如何如何震惊时,却把真相若有若无的掩饰不提,中国人民的聪明勤劳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吴淞飞机厂一直把成绩近乎说成自家生而知之,这种用政治手段掩饰科技良心的手法委实让人齿冷。 当年82客机技术入华,随同而来的足有上百万份82客机的设计资料、研资料,而吴淞厂感兴趣的只是生产资料而已,无数有关82客机研时的试飞情况、试飞结果、试飞的改进,设计的改进等珍贵科研资料被丢进库房无人问津。 若干年后,吴淞飞机厂大肆炒作的所谓麦道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