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_癸字卷 第六百六十一节 固基,风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癸字卷 第六百六十一节 固基,风变 (第2/5页)

码头以及后续陆续建厂的煤铁联合体、水泥工场、伐木场、木材加工厂、车厂、马场、车行也对劳动力提出更多的需求,再加上本身就可以在林中采参、淘金、挖药以及狩猎毛皮等需求,可以说辽东要想谋生远比在中原更容易轻松。

    这也是山东和福建无地农民之所以慢慢接受这里,并陆续开始迁来定居的缘故,若真的是苦寒难以为生之地,就算是安福商人们能把他们哄来,最终也还是留不住。

    从牛庄到辽阳这条道路的建成应该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是这条道路的建设为前期这些人谋生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途径,让这些乱民一大家子都能借此糊口,到后期他们就可以沿着道路拓荒开垦种地建房,四处覆盖的森林也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资源。

    到现在,可以说辽东的建设发展已经基本上走入了正轨,当然正在进行的战事不算,乱民还在陆续进入,但后续已经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自愿迁来的各地无地农民。

    这一度引起了中原各省的不满,但是在朝廷态度明确的支持下,这一政策依然坚持执行下来了。

    没有这个政策的支持,辽东很难继续保持这样一个高速增长发展的势头。

    虽然尚未有一个精确的计算,但是如果加上迁入的乱民和安福商人组织起来迁入的山东、福建无地农民,在牛庄——辽阳一线,以及九连城定居下来的人口,仅万统三年一年就达到了九万多人,万统四年前五个月,又陆续迁入了三万多人,多的时候每天牛庄、金州和九连城都会有七八艘船抵港。

    到后期乱民减少,自动迁来的农民增多,按照冯紫英的预计这种趋势如果能够持续下去,特别是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