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1064【终章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64【终章三】 (第1/6页)

    明清两代,瑶民起义有个规律。

    熟瑶造反,一般是官府压迫太重,跟农民造反没啥区别。

    生瑶造反,一般是下山劫掠。就跟游牧民族寇边一样,因生存环境变得恶劣,跑来抢钱抢粮抢物资,成规模之后破坏性极强。

    这次起义的八排瑶,全部属于“熟瑶”,即已经编户齐民,必须每年上缴赋税的瑶族。

    刘新宇带着千家峒的瑶民,前去跟八排瑶义军接触,八排瑶立即带兵过来汇合。

    “哥……张将军,”刘新宇介绍说,“这三位是油岭排的头目公,唐法银唐头目,盘承运盘头目,房知仁房头目。这三位是南岗排的头目公,李良勇李头目,盘恩浩盘头目……”

    一大堆头目公,听得张铁牛有些晕,幸好名字都还很正常。

    张铁牛搞不懂头目公是干啥的,详细打听之下,感觉这些瑶民的管理模式很奇特。

    八排瑶,共有八个大型聚落,还有二十多个小型聚落。

    如果把“排”比喻为大村,“冲”就是小村,“龙”则是村中小组。

    瑶民先要选举瑶老,相当于选举村民自治委员会委员。m.

    又从这些瑶老当中,继续选举干部。有天长公(大首领),头目公(小头领),放水公(管理水资源),掌庙公(祭祀兼教育),烧香公(供奉香火),管事头(指挥战斗)。

    天长公,两年换届一次,由瑶老轮流担任。

    相当于村委会成员,轮流担任村长,两年一换。

    头目公,两年换届,一新一旧。

    相当于每个村小组,必须有两个组长。两年选举一次,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