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2/4页)
了。 八十年代初期的小渔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日子过得不说有多好,起码比前些年可要好上太多了。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最近两年还多了来渔村收鱼的个体户,以前那些投机倒把的活儿也变成合法的了,倒是让小渔村的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眼瞅着晒渔场近在眼前,刘秀红调整了一下背带,让小儿子趴得舒服一些,大步流星的往前头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书啦! 求收藏=3= ☆、第002章 第002章 晒渔场算是整个生产队里难得的大块地儿,这也是因为他们这儿的地少得可怜,稍微好点儿的都开垦做了农田,就连山地也满是红薯土豆。 偏晒渔场是省不了的,天气好时成排成排的晒鱼,边角处就织网补网,以前开大会时,也会临时征用一下,等地里的收成都上来了还要兼做晒粮的地儿。 这会儿,半个晒渔场都被腾空了,算算日子,地里的粮食也该收上来了。此时的晒渔场里,只有零星几个人站在角落里,等着妇女主任发活儿。 刘秀红过去时,明显的感觉到那几人往自己身上多瞧了两眼,她也没说什么,只低着头上前,说要领织网的活儿。 补渔网明显要轻松很多,但工分也低,干半天才得三个工分。织渔网就不同了,是按照多少网眼多长尺寸来算,干得好就拿得多,当然要是磨洋工的话,怕是还不如补渔网的。 “行吧,自己去拿尼龙绳。”妇女主任看了她一眼,在手里的本子上划拉了两下,指了指旁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