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幸存者偏差2【颅】 (第4/5页)
的事情,再在孩子们身上发生。对于小杰米受到的精神伤害,我代表警方,表示诚挚的抱歉……” 李洛西站在一旁,对着案发现场的“人头花盆”发呆。 当然,“发呆”只是外界对他的误读。实际上他的脑袋,也在保持着法医轨道上的高速运转。而与人打交道、措辞安慰受害人家属这种事,他实在是做不来。 之所以说是“受害人”,而非“被害者”,因为本案的“被害者”并不是那孩子,而是摆在证物盘里,那颗不会动、不会说话、不会控诉、也不会交代实情的死者头颅。 这间幼儿园,顶多被称为“案发现场”,但绝不是命案发生的第一现场。 因为这颗头颅,早被从死者的脖子上砍下,撬开了头盖骨,掏空了颅腔内柔软的大脑组织,做成了一只空花盆的样子,并且被凶手填土浇水,种上了一簇漂亮的小白菊。 整个案发的过程,说来骇人,但却蕴含着某种荒诞诙谐的意味。 今天是幼儿园的“自然日”,小朋友们被要求,每人从家里带一盆绿色观赏植物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栽培的心得。学校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们充分体会“生命的奇妙”。 然而就在三十多分钟之前,这个叫杰米的孩子,被迫在短短数秒之内,直接认识到了“生命的残忍和终结”。 就像是凶手刻意排演的一出“黑色幽默剧”。但讽刺的是:已然迟暮和终止的生命,居然以另一种形式,滋养出另一种生命,小花儿开得生机盎然。 当时小杰米刚下校车,由于被一只觅食的小鸟吸引,擅自追着鸟儿跑离了老师的视线,一个人捧着花盆,走进了小巷的拐角。 突然,一个陌生的男人冲了出来,一拍孩子手里的花盆,使它“砰”的一声在地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