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带甲者,百万 (第4/4页)
王还不明白,能拉动五百斤的大铁锤,问题不是那个铁匠天生神力。 真正起作用的是三个滑轮组。 他对不起眼的技术不怎么关心。 却对罗毅描绘的犁铧极为上心:“先生,按照您的说法,这东西可以代替耜,用畜力翻松土地?” “不只是代替那么简单。” 罗毅摆摆手,用盲杖嗒嗒嗒地摸索着走向招仙阁。 边走边解释:“人力是有限的,单纯使用人力挖坑耕作,效率实在难看得紧。” “利用工具。” “外加利用牲畜的力量,才能把人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进而收获几十倍于人力劳作的收获……” 犁铧不是汉武帝时期推广的耦犁。 而是在唐代发明的曲辕犁基础上,再用现代流水线生产方式组合生产出来的现代犁。 具有翻土深,效率高的特点。 直到二十一世纪,神州大地上,还有些偏远山区在用。 拖拉机上带的犁铧也是这种设计。 比起大秦时代耕作用的耜,简直是降维打击。 既然聊到了农业生产。 罗毅索性又扔出了堆肥法。 他告诉赵真,不管是什么粪,都得收集起来。 每收集一点,就堆到一起,外面再用土覆盖,拍瓷实。 堆够半年时间,这些粪就会发酵变成肥料。 种地的时候把肥料洒在地里,翻进土里,收获的农作物产量会翻倍。 简单易用。 可以迅速推广,大大提高农田产量。 火灶和土炕里掏出来的灰也是肥料。 可以跟粪肥一起使用,增加土地肥力,进一步提高产量。乐瑶小公举的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