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_门阀之上 第1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71节 (第6/11页)

豫州事。而王襄则坐舟船,已开赴洛阳。

    当日,陆昭亲自在洛阳城郊外迎接。此次迎接不光有官府仪仗,更有大量百姓相聚围观。毕竟司州饥馑之年受豫州之惠甚多,且王襄暂治洛阳时,也是实实在在为民做事,因此颇受爱戴。

    不过围观民众聚集于此,内心也抱有别意。

    百姓如此欢迎王襄,也是因为王襄将豫州职权交给了行台,行台有了足够的底牌,反抗增设僧曹自然也有足够的底气。因此见到王襄车驾时,众人皆高呼其为“司州王公”。不过朝野也不乏批评的论调,这又是一个方镇私相授受、以私恩凌驾于公义之上的循例。

    王襄到了这把年纪,对于时评如何早已不甚在意,然而在听到百姓沿途盛赞,抛花掷果的场面,不禁泪盈眼眶。

    待见过陆昭后,王襄被人搀扶起身,慨叹道:“来日臣或因以私害公戴罪狱中,然即便桎梏加身,镣铐冰冷,仍不忘此间人情。”

    陆昭道:“以命许于私恩,凡子也。以命许于公义,国士也。公此行,是为公义,是为私恩,自有天下人评判。然司州万民普仰,皆仰赖公一人!”

    王襄先道不敢,而后拱了拱手:“老病残躯,已难有益于社稷。近日臣视司州新法,慨叹此利国利民之大计。拱让豫州,也是希望豫州民政归于行台,共享此普世大利。”

    “王公此言,晚辈愧不敢当。利国之策,虽是司州伊始,仍需天下继力,方能有益于国。”陆昭先向王襄施礼,随后又向王襄身后的所有随员施了一礼,众人也旋即还礼。

    此次王襄前往洛阳,僚属百官也十分配合,以相送的名义前来,为的还是正式与洛阳做一个交接。因此寒暄过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