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零泉州 (第1/10页)
史前泉州开拓甚早。在**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先秦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西周时,为七闽地。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泉地属闽越国。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泉地属冶县。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莆田市、厦门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今德化县属侯官县。两晋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