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高桥马鞍出世 (第4/5页)
,也验证了此灭蝗之法的可行性,使我大唐以后在无蝗灾之忧,如此大功,朕该怎么赏赐孙道长?大家知道,孙真人是个简单的人,自前隋就不把俗物挂于心间,推卸了前朝封赏。几年前推卸朕的封赏,现在又献上灭蝗疏,成此大功。对孙真人朕感佩莫名,但孙道长推卸是一会事儿,朕有功不赏却说不过去,会让天下人寒心,天下人会说朕无视功臣,使贤良遗于野而不顾。朕思考再三,才招各位爱卿过来,议一议朕该怎么赏赐孙真人。”李世民一口气说完这么多,拿眼看着三人。 底下三个老人精,互视一眼,又互视一眼,假装思考状。 这个事确实不好先开口,赏赐轻了重了都不合李世民胃口,李世民也不先提个大略章程,大家无从议起。孙思邈一个道家真人,又无参照,着实让三人为难,总不能参照李家强认的老祖宗李耳吧? 老实人房玄龄先装不下去了,开口发言,抛砖引玉:“陛下,按道理论,孙道长有此功劳,陛下赏赐个国公并不为过,可是一个真人,赏个国公似乎不妥,而且孙道长估计不会接受。另外孙道长无视名利物欲,又无子侄可赏,臣核计一下,不如赐道长道号,赏些土地供孙道长去种植些药材,不知如何?” 李世民听完,也不表态,在一边沉思起来,长孙无忌一看似乎有门儿,加把劲儿试探,但他选取了一个参照物,以便试探李世民底限,“陛下,不如这样,比照郡公赏赐,食邑两千户,赐田三千亩,陛下以为如何?”李世民听完,眉头略皱,依旧一言不发,在那里思考。 底下三人对视一眼,心中有底,长孙无忌、房玄龄二人望向杜如晦,杜如晦微不可察的点点头,开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似孙道长这般无欲无求,不求名利之人,臣等觉得,赏赐不可过轻,以免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