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63节 (第4/6页)
堪堪万两之数,此次核算下来有一万五千两的模样,直逼两万两。 不过此次多这么多还是因为收到了一整年的商税,去年上半年的商税杜衡并没有收到什么,只余下了一笔烂账,待上缴朝廷的时候大头也只有下半年的商税。 也就是说刨开上半年收到的商税,比之去年,也就增长了一千两税收的模样。 这笔账算下来,比之产收的增长,这点赋税钱长的当真不多。 其间还有一笔是流民安定好贡献的人口税,县里的商铺虽然陆续再有开张,收益却并不多乐观。 县里的商业昔年被打压的太厉害,终究不是一日两日能够恢复的。 杜衡看了今年的关税,这一项几乎少得不好上账簿,须知这项税收可是他地的肥水之项,秋阳县却是垫底的项目。 昔年秋阳县穷,县衙里从老百姓那儿捞不到什么钱,只好大肆剥扣外来行商者。 秋阳县关税足足高出他地两三成,走商耗费极高的关税进来发现县民又穷买不起什么东西,又得顶着被秋阳县山匪抢货的风险,生意不好做,谁还愿意进来经商,每每经行只有亏本的份儿。 久而久之,虽秋阳县北接府城,东往徽州,南临苏杭,也算是个经行的要塞,但却无商敢来。 人穷县乱,任何商户提上一嘴秋阳县都要摇头,口碑在商贾中极差,便是绕远路过也不会愿意选择从秋阳县过。 就这般态势,秋阳县昼夜不热闹,花样少,商业一块儿的赋税少也是常情。 其实杜衡先前整治蒋作无的时候便简单的了解到了这些问题,只是当时事情多的棘手,他也没法子立马就重理行商的事情。 不过蒋作无下台以后,他立即便把关税恢复了正常,但秋阳县早已经“声名远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