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春_分卷阅读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3/4页)

只因之前游学吴中,在陆深好友徐桢卿的邀请下参加了一次学会,学会上讨论的就是散曲,或者说是南曲。

    中国戏曲的发展在蒙元中断之后的复苏时间大致在成化年到弘治年及以后,一直到发展到嘉靖年魏良辅的问世,才达到巅峰,昆曲也就是在这期间应运而生。

    如今南曲风行,很多文人,甚至儒学大家都有写戏文,理学家丘浚因此就被王恕大加抨击道:“壮夫不为。”

    而这位祝枝山大才子可了不得,更进一步,时常敷粉穿戴绫罗演戏……

    那次文会上,徐秀见他们谈论戏曲都没在一个点子上,忍不住才说了一些,这下可好,被抓住了现行,明代学风自由,你有观点没关系,但你要经得起我们的质疑,真理不辨不明,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也因此惹下了麻烦事,祝枝山和唐伯虎都是此间高手,来来往往的书信已经很多回了。

    徐秀坐下就看到一篇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却难掩抑郁文风的信,这时候的唐伯虎被卷进科场舞弊案回吴中已经三年了,郁郁不得志,而祝枝山也是如此,此人历史上考了七次会试都没有过,时常自哀。

    他们在信中的内容无外乎言到:“君即言南、北曲先天不足,想必自有高论……”

    徐秀提笔写道:自有歌者,唯有两类,一曰以文化乐,一曰以乐传辞,以文化乐者,为律,何为律,律诗,律词,沿之曲也,亦是如此,有前宋姜白石者,著有十七篇……以乐传辞者,不律也,南北曲既是……先生们所做之功不啻于南辕北辙……

    徐秀回信的全篇内容的意思换成今天的话就是:

    我们自古以来就两个唱歌模式,一个是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