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1/4页)
过柳彧的名字,更未读过他的诗,便越发地好奇了。 什么样的诗,竟能叫这些眼高于顶的士人,如此吹捧。 于是姜昭指派了个侍女前去打听。 不过多时,侍女得了消息回来,她道:“殿下,柳彧乃太原柳氏旁系子弟,今是秀才之身,在国子监就读。据说是颇有诗才,曾得国子监祭酒赞扬。” 太原柳氏不过是末流世家,这末流世家的旁系子弟更是末流之末流,在洛阳这皇都,随处都是王孙贵子、名门望族的地方,出身便代表了一切。区区末流世家的旁系子弟,哪怕是得了国子监祭酒的赞许,也并不可能造成如此景象。 姜昭托着腮,裙纱迤逦覆地,她的神情略有慵懒之色,“若仅仅是得了祭酒的称赞,也不应如此。” “殿下聪慧。”侍女道,“那柳彧也是个狂生,初来洛阳便放言诗风浮华,词藻堆砌,颇有匠气。” 姜昭闻言,稍直了直身子。 收录的是明妃的诗词,被琅琊士人奉为圭皋,受其影响,琅琊士人所做的诗词,都颇有明妃的风格。 这柳彧所言,可不仅仅是骂了明妃,而是包括整个琅琊一带的士人都被他骂了进去。 虽说年年科考前夕,都会有人为自己造势,好让自己的名字入了阅卷官的耳,再让自己的答卷入了阅卷官的眼。但这样直接踩着一方士人造势的,还真是少见。 姜昭觉得有些意思,示意侍女继续说下去。 侍女又道:“而后琅琊士人便轮番找上柳彧,同他比诗,如今过了十日,挑战者已过数十人,尚未一败。” 姜昭微微颔首,淡淡地评价道:“倒是有几分本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