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41节 (第1/7页)
最好就随姑爷,能读书,有远见,有韧性,还不卑不亢,简直哪儿哪儿都好。 乔太守将自己心中所想同夫人讲,夫人忍不住轻笑出声:“你就这么看好姑爷?姑爷和阿影只留宿一日,你便要专程准备新房。” “夫人你可不知,那科举考试有多艰难,对我这种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儿尚且都是磨砺重重——寻名师,拜师求学,赶考等,哪一项都得顶顶好,才有了我这个二甲的进士,”乔二哥道,“对于那农家子就更难了,他们一般都出身偏僻,寻不到名师,只能拜一些秀才、甚至是落榜秀才来启蒙,之后能考中科举,出人头地,那都是绝顶的聪明和辛苦。” 夫人颇有些疑惑:“你说的这些我的当然知道,但我记得姑爷的老师应该是绥州余明函余老先生啊。” “嘿,那都是他启蒙之后的事情了,”乔二哥道,“我打听过何似飞的出身,听说他幼时家境还算殷实,在村里也是有些头脸的。但一朝发洪水,家里人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就剩下一个他和两个老人。而且姑爷自个儿当年还因为在水中泡了太久的缘故,身子骨一直不好。天气境况稍有改变,便要累一场风寒,从小不知道灌了多少汤药。” 夫人更加惊讶了,眼睛都瞪圆了:“还有这等事?到底是我何不食rou糜了,我本以为即便是农家子,应当也有良田百亩,供他读书、赶考的。相公你快说说,既然姑爷家里如此贫寒,到底是找谁启蒙,又如何拜在余老先生门下的?” “你忘了?他家以前在村里是颇有头脸的大户,因此,幼时都是教了孩子读书认字的。但幼年时读书认字也都有限,具体原因是姑爷的祖父祖母担心他身子骨不好、种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