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_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24节 (第7/8页)

到可以名垂青史,在这儿捧杀何似飞呢。

    反正事到如今,他还是不相信陛下是真心看好何似飞。

    不过,曹大学士偶尔会反向思考——说实在的,他们这些老臣,基本上就没拿捏准过新帝的想法。昨儿个他和孔大人还聊过,不晓得陛下最后那句‘好一个何似飞’到底是褒是贬。

    他们都一致认为是‘贬’的话,那难道陛下心中是真的想要栽培、重用何似飞?

    猜来猜去也挺累。

    要是一般的状元郎,他们这些老臣也不会如此费心思。

    但那能名垂青史的绥州余明函,数百年来也就出了一个啊!

    就在诸位大臣们心思活泛,百转千回时,高台上那位再次发话了:“朕就是觉得凑巧,遥想朕的曾祖英宗,朝堂上下人才济济,前有三元及第余明函,后有文可安天下的邵安,武能定乾坤的乔川,其他名士朕就不提了。如今,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到朕这里,又有了‘殿试十六圈’的人。而且,此人跟朕还有些渊源。何似飞,你师从何人?”

    何似飞继续朗声回答:“回禀陛下,学生师从绥州余老先生。”

    话音刚落,何似飞便听到周遭接连不断的唏嘘声。

    在来京城前,何似飞跟老师已经推演过事情走向。

    也做过最坏的打算——倘若陛下在朝堂上将他捧得极高,且在此刻要他表露师承绥州余明函,那么他必然遭到满朝文武的孤立、不屑与……深深的忌惮。

    自此,何似飞的仕途从一开始,便是顶级困难模式。

    但当时何似飞跟余明函都没有提过‘藏拙’‘压名次’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