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33节 (第3/8页)
发现这些文 会比的多是士子的诗词歌赋,这就有点超出柳贺的能力范畴了。 柳贺之后便未再参加什么文会。 在家中,他的精力多在打磨文章上。 柳贺习文章时候不分流派,无论是前后七子所提倡的复古文风,还是唐宋派的文章他都加以吸收,只是在写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偏向于唐宋文章,只因秦汉文章于格式上局限多,唐宋文章更加潇洒自如,也更合柳贺心意。 唐宋八大家中,柳贺最喜欢的是韩愈的文章,有人说,韩文似潮,形容的就是韩愈文章中所含的气势。 韩愈既能写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的温柔诗句,却又能以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诫皇帝,唐宋八大家的地位其实是由茅坤奠定了,他统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这才有了后世并列而称的唐宋八大家。 《师说》与《马说》都是中学课本上的内容,其中名言警句数不胜数,《祭十二郎文》却又情真意切,一字一句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柳贺日常不仅练科举文章,也练散文与诗赋,唐知府都已那般说了,柳贺觉得自己的诗赋确实该加强,毕竟考试虽然不考诗赋,但同窗们交游时还是会拼一拼诗赋。 因为喜欢韩愈文章的缘故,柳贺将他一篇篇文章一读再读,自己写文章时便会在不经意间模仿韩愈的风格,不过因柳贺写文章时并不刻意,反倒不会显得不伦不类。 “柳兄,又在家苦读吗?” 这一日,柳贺在家读书,就听院外汤运凤与于遥二人声音响起,柳贺搁下笔,笑骂道:“你们不好好读书,出来找我做什么?先生回头会骂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