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1节 (第1/7页)
饭堂里还有几个精神十足面貌与其他学童不同的,据刘际可说,那都是丁氏本家的弟子。 …… 第一日早课,一众学童便在先生的带领下正衣冠,先正衣冠,再明得失。负责教导柳贺他们的便是那日负责考校他们的中年儒士,他名为丁显,乃是通过乡试的举人,只是此后屡次不第,便在族学中担当起了先生。 “行拜师礼。” 柳贺在一众学童中,先拜孔子,再拜先生,交六礼束脩,之后净水洗手,便取书来读。 此刻天才将亮不久,学堂内一片读书声,纵是有人不读出声,也是目光专注地盯着书,或阅或写,论学风,这里显然要比通济社学强上不少。 柳贺也捧起自己的四书来读。 书的内容他已读过数遍,再配合集注来看,也可以做到常看常新,柳贺书读到一半,就听丁显在堂前提示:“今日教《大学》,先将功课温习一二。” 朱熹对四书阅读的建议就是,先读《大学》,次读《论语》,次读《孟子》,最后读《中庸》,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先“入德”再 学其他。 堂中诸生自然将翻到了《大学》。 丁显是嘉靖二十一年乡试的举人,所学自然广阔,他讲大学时内容讲得浅,含义却很深刻,加之他学问广博,讲学时可谓引经据典,字字珠玑。 论讲《大学》一书,自然首推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但朱熹时人称朱子,也是入了圣人之门了,他的理论需要像丁显这样的先生揉开讲给学生听。 只听丁显讲了几句,柳贺便产生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尤其对圣人之义的解释,丁显的理解可谓相当透彻。 丁氏在镇江府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