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35节 (第6/7页)

去问,才知柳贺丢了案首全因为五言八韵诗的缘故。

    “此人若是生在前朝,怕是难走科考一途了。”

    但柳贺的文章他着实喜欢。

    耿定向是心学大家,虽年少时专习程朱理学,但在文章上,他并不是保守一派,否则也不会与李贽交游,柳贺文章内容丰富,并非那等生搬硬套、矫揉造作之文,且文章往后可谓气势磅薄,大家的轮廓已是成形了。

    他又在清单上记下柳贺名字。

    待十四府四州士子的文章都看完,耿定向也不由揉了揉腰:“江南之地文章风采果然非凡。”

    耿定向虽这么感慨,但他是湖北人,会试考的也是南卷,湖北科考竞争力已经不弱,但依然不如江南。

    自有科举始,江浙二省及福建江西等地的科考实力便不容小觑,如宋时的福建官员,王安石甚至都忍不住以“福建子”之蔑

    称形容福建人,只因闽人在宋一朝出了不少jianian人,王安石变法毁于吕惠卿,吕惠卿是闽人,章惇是闽人,蔡确、蔡京等jianian人传上有名的都是闽人。

    而到了明朝,浙党也曾辉煌一时,出了多位内阁成员。

    而南直隶这边,大概是自古以来,结党的倒是不多,毕竟到了后世老乡这个概念要精确到镇,要是一个村的才更亲切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能结成一派,以一省之名代表一批人人,足以证明这些地域科举实力的强劲。

    ……

    柳贺自是不知自己的大名已经到了提学御史这里。

    天气凉快之后,他读书更是勤快,每日读书、练字、写文章不休,他一日至少写上五六篇文章,两三日便能读完一本书,效率甚至比在丁氏族学时更高一些。

    毕竟有纪娘子cao心他的生活,他吃得好睡得好,闲暇无事时还有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