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3节 (第1/9页)

    因而,孙夫子限定的时长已经过去了大半,堂中还未交的只剩柳贺和另外一名九岁的学童。

    其他学童看向柳贺的目光已经古怪了起来。

    “这柳贺当真是秀才公的儿子?”

    “没听夫子说吗?他到现在才读了《论语》和《大学》,《孟子》都未曾读。”

    “莫非夫子考校的《论语》他也未熟读?”

    否则很难解释柳贺过了这许久都未曾交出文章。

    不仅是堂中其他学童这般认为,孙夫子面色也有些不太好看,若是柳贺不曾学《论语》,那也只是他学业不精罢了,可若是柳贺欺哄于他,那就是品德的问题,于读书人来说,那是大忌。

    好在柳贺没让孙夫子继续等,他去交文章的时候,孙夫子已经将其他人考校完毕了,此刻正摊开竹纸,只见《为政》篇24章一字不漏,字体虽称不上华丽秀美,可一字一句都不见潦草。

    孙夫子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他接下来问柳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何解?”

    “以德引民,以礼化人,民众方有廉耻之心,且能纠其不端。”

    孙夫子所问的这一句,其实是《为政》篇中的一个对比句,上一句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两句联系起来更好理解,意思是,用政令和法律来整顿百姓,百姓只想着免除刑罚,却不会有廉耻之心,而用道德和礼仪来引导百姓,百姓有了廉耻之心,才会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何意?”

    孙夫子又问了柳贺两句,柳贺语速虽不快,却能将文章意思解释得透彻,其中还涉及《论语》其他篇章的文句,柳贺能够触类旁通,以一推二,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