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女奇志(全)_分卷阅读20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4 (第2/3页)

还可援引第四项条件,利用实际cao有的最后决定权,粉碎敌人的任何新阴谋。

    然而杨惠娟同样感到满意。在她看来,万事开头难,小叶同意与当局谈判便是最大胜利。至于谈判条件十分苛刻并无太大关系,谈判本来就应该是个漫天要价、落地还价的过程,首轮出价高一些,对最后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肯定更为有利。

    与叶杨感受相反,收到苛刻书面条件的李哲原大感头疼。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攻心战术刑侦专家,他原以为霍总统拿出既往不咎的宽厚条件,对杨惠娟为首的这群杀人如麻(尽管杀得有道理)的女死刑犯来说,应算得上是无比天恩。杨惠娟们感恩之余,应当全盘接受而不节外生枝。即使有些小条件,也应仅限于个人前途、生活之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们经过一周时间酝酿出来的四项要求,除了第三项针对“刻名镣铐”事件,比较容易办到之外,其余三项均属漫天要价!如果政府答应第一项,少年唐汉党不就成为能够威胁执政党地位的在野反对党,那还不翻了天!假使总统兑现第二条,虽说警务部有过对高瑾三人欲擒故纵的成功先例,但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杨惠娟等不乘机逃跑吗?最为过分的还数第四项,明摆着前三项全是十人共同商定的,却硬说仅为杨惠娟个人意见,分明想留赖帐的活口。这必定是叶琼璋的主意,她并不甘心政治和解,还想捣乱!当然里面也有杨惠娟一份,想必她也还要再看看形势:形势有利就把政治和解进行下去,形势不利则借集体之名坚决反悔,以免戴上叛徒帽子。

    令李哲原不爽之处,还不仅限于工作层面,生活层面也是重要一面。杨惠娟这些条件一提,政府拒绝,他俩没有未来自不用说。但若政府同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