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灾情加重 (第4/5页)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玉良4月1日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会议强调,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仍在持续,全国旱情还在发展,抗旱减灾任务相当艰巨;黄淮海及华北冬麦区连续低温,严重影响春耕春播春管,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西南五省区2008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为158,而受旱情况最严重的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占全国比重为77。以主要的粮食情况来看,西南五省区谷物类产量占全国谷物类产量的比重为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占全国比重为723。目前看来,受灾区今年粮食生产及主要农作物减产已成定局。粗略估计,如果受旱区粮食减产10,全国粮食减产预计在18左右。 虽然西南并不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粮食价格,进而是整体物价可能上升的预期增强。随之而来的则是农产品的期货和现货价格双双加速上行。2月份以来,全国主要粮食期货价格欲跌还涨:以白糖为例,该品种的芝加哥价格虽然遭遇了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严冬时的深度暴跌,但中国价格受西南旱情支撑,并未出现暴跌;大连玉米价格、大连大豆价格、郑州麦价格等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更是以旱情为导火索,集体大涨,玉米主力合约价格截至3月31日收盘于1928元,大豆价格收盘于3888元,麦价格收盘于2280元,与2月初相比,整体均呈现上攻态势。 在旱情最严重的云南省超过半数的地州市,大米价格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另外,严重的干旱造成江河水量锐减,进而影响到西南地区的水电供应。哪怕是重庆与四川也都不例外。 事实上,连日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