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漏油了! (第3/5页)
封堵溢油,以避免造成责任者之嫌。二是熟知我国法规和相关政策,知道溢油处置措施不力和瞒报事故并不会遭受严重处罚,也不会影响其经济利益,因此对监管部门懈怠应付。三是对我国海洋环境和公众要求缺乏企业社会责任。 究竟是谁造就了康菲石油公司的“傲慢”? 渤海漏油事故还在朝着未知的路径演变,依据目前态势,这起蔓延于渤海海域的“黑色灾难”远没有到画上句号的时候。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随即掀起索赔维权大战,而作为事件主角,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这家来自大洋彼岸的石油巨头却一直保持沉默,从3月6日发生事故到如今依旧漏油不止,持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康菲石油针对事故损失以及对海洋生态的赔偿方案始终只字不提。 不仅如此,康菲石油在谙熟中国法律及监管部门的诸多漏洞时,其应对渤海漏油事故的处理似乎也是“进退有度”。虽然迄今为止,围绕这起“渤海之灾”的拉锯战尚未全面打响,但种种迹象表明,在失去先机后,当局严惩“肇事者”康菲石油的维权之路注定不会顺利。 “这场官司肯定不好打,从隐瞒漏油信息开始,我们就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并造成了更多的损失,监管部门最初的纵容态度助长了康菲石油的傲慢。”曾凌风对自己老爹说道。 对于儿子的话,老曾除了沉默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是事实。 而对于已经熟悉“中国水土”的康菲石油来说,其懈怠处理的姿态背后似乎还掩藏着更为隐秘的“谋略”。 “老爸,我觉得,你们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美国人的办法。”曾凌风给支了一个招儿。 曾凌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