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举 (第3/6页)
这总结有够精辟! 就算当了高官又如何,以刚过世的首辅徐溥为例,他回到故乡后是受人尊敬,可在物质上却没法得到太多的享受,因为大明官员的俸禄普遍不高,平日家庭开支,加上来往应酬,一个月下来几乎没多少结余。 能在致仕后买几亩田土,都是非常节省的官员。 沈溪问道:“听高公子的意思,有人赏识在下?” 高崇摆了摆手:“学生不敢妄言,不过听闻寿宁侯对沈翰林才学非常欣赏,有闲暇沈翰林可以与家祖一同前往寿宁侯府拜访。” 高崇说到最后,也没敢把事情挑明,但他也巧妙地使了个计,看看沈溪是否有意去寿宁侯府,可以从中判断出他的态度和倾向。只要沈溪愿意去,就代表沈溪对于找张氏兄弟做靠山有兴趣,既然同为外戚做事,那贪墨绥抚钱粮的事也就不需特别提点。 到了寿宁侯府,自会有人把话言明,何须自己开口? 沈溪知道,眼下断然拒绝的话要引起高明城的警惕和防备。 “好,有机会定要与高侍郎一起去寿宁侯府,其实在下去过几次,只是未及向寿宁侯讨教一些做官的学问。”沈溪最后作出表态。 …… …… 高崇把李愈重新叫了上来,为沈溪敬酒,沈溪又逗留了一刻钟,随后以不胜酒力为由提出告辞。 既然知道福建出事了,他必须赶回去作出安排,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若什么事情都不做,可能福建那边猝不及防之下事情会很糟糕。 沈溪在去城东南码头找宋小城的路上都在想这个问题,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远在京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