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〇章 相亲和武举 (第5/6页)
有个没见面师傅的事深信不疑。 沈溪道:“师弟啊,你看……你要考武举,就要明白武举是怎么回事。光有一副蛮力是不行的,弓马骑射是一方面,可重要的,你还要学会策略。不然,你连考弓马骑射的资格都没有。” 王陵之皱眉道:“师兄的话好深奥,什么是策略。” “就是战略战术,三十六计知道吗?”沈溪问道。 王陵之很老实摇摇头。 “那六韬呢?” 王陵之继续摇头。 沈溪叹道:“考武举,就是为了将来在战场上当将军,为国效命。两军对垒,不是光靠蛮力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战争只是比比谁的人多,谁的力气大,那就干脆挨个上去掰手腕就行了,还要将军作何?” “将军的作用,就是阵前调度,万马军中指挥若定。所以当将军的策略一定要精通,懂得战场上各种阵势。其实……就是让你好好读书啊。” 明朝自开国以来,武举考试就一直存在,一直到天顺八年,英宗正式制定武举法,曰:凡天下取贡,举谙晓武艺之人,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于帅府内考其策略,于教场内试其弓马,有能答策二道,骑中四箭以上,步中二箭以上者,官自本职量加署职二级;旗军舍余人授以试所镇抚,民人授以卫经历,月支米三石。能答策二道,骑中二箭以上,步中一箭以上者,官自本职量加署职一级,旗军舍余授以冠带,总旗民人授以试卫知事,月支米二石。 明宪宗成化六年,会试武举,取中刘良、鲁广等6名武进士,刘良为第一位武状元。成化十四年,根据太监汪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 弘治六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