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〇三章 追思会 (第5/7页)
不可取之处。 与心学大师王阳明不同,沈溪对待心学只是将其看作是快速扬名、开宗立派的一条捷径,而没有当作事业来做。 其实理学和心学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也都有其自身不足的地方。 理学和心学出发点不同,很多时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立场不同观点迥异,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谢丕有些为难地道:“先生,外面那么多人,还有许多是学生的知交好友……该怎么办才好?” 沈溪道:“该讲还是要讲,不过不是讲学,而是要追思刚过世的白沙先生。” “白沙先生?” 谢丕愣了愣,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反应出沈溪说的是谁……此人是大明享誉一时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江门学派的创始人,对心学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今年二月,陈献章于故乡病逝,此事在文坛引起一片哀叹,如此方家逝世是大明儒学界的一大损失。 沈溪重重地点了点头:“白沙先生半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其所讲内容以朱子理学为主,但其中部分内容却涉及到心学,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口吻去说,而是用白沙先生的理论去传达一种思想,如此才能更为人接受。” 谢丕迟疑道:“可……可是……我对白沙先生不太了解啊。” 沈溪心想,就知道你不了解,这不给你准备好了? 沈溪从怀里拿出一份文稿,交给谢丕:“你先大致看过,将语句背熟,之后拿出去照着说便是……” 谢丕一时没反应过来,他从未有过演讲的经验,只是照葫芦画瓢来一次讲学,本是想跟几个好友轮番上去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