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夫君科举日常_陪夫君科举日常 第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陪夫君科举日常 第2节 (第5/6页)

老师的年收入为24两银左右,而码头上壮年雇工的年收入却仅仅只有10两。

    不说其它,单单从这两项数据的对比便可以看的出,秀才的生活比起底层大众已是好过了不知多少。

    当然,穷秀才这样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比如虞念当初上学时,语文课本中,《范进中举》的主人公范进这样,屡考不中,进而导致家境贫困潦倒的秀才,才是被称为穷秀才的根本原因。

    古代科考本就是一件极费钱财的事,一路科考下来,不说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等书籍,便是日常纸砚笔墨以及赶考途中的衣食、车马和住宿等,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若是天赋洋溢,一次考中那还好,但若真是如范进那般,屡考屡败,屡败屡考,倒也不怪乎50多岁的范进,家中穷苦不堪,冬天连件棉衣都没有,被称为穷秀才了。

    如今,虞父给她四姐虞慧定下了位农家学子,想来也是打着投资的想法。

    如果她这位未来四姐夫能够一举得中秀才,那自然正好。

    便是一次不中,以虞家嫁女陪送的嫁妆,也足以支持其多考几次了。

    当然,便是屡考不中,那虞家也损失不了多少,顶多是一些钱财罢了。

    而若是她这位四姐夫不光能够一举得中秀才,若是天资不错,便是多考几次,再考上举人,那便是虞家赚了。

    而虞家付出的,不过是一些钱财,当然,这其中最多的是虞念四姐的婚姻。

    不过虞念听说,她四姐虞慧倒是对这门婚事尚还算满意,想来也应是有自己的想法。

    倒是孙姨娘和她五姐虞悠对虞父给她四姐虞慧定下的这门婚事有些不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