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钢琴的3650个日子_第17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第3/4页)

眠,就连今天中午自己演奏失误的失落都想不起来了,有效证明能让烦恼消失的方法就是一个更大的烦恼。

    奥赛的决赛是两首协奏曲,早在比赛之前所有的参赛选手就已经把自己所有的比赛曲目交给了赛委会,简一鸣选的是莫扎特的《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和大名鼎鼎的拉三。

    挖十吨煤的拉三,奥莉加同学的终极梦想。

    之前简一鸣也没想过自己会比奥莉加先挖煤,但是奥赛给出的选曲里,只有拉赫和他的拉三是简一鸣比较熟悉的,选择范围极其有限。

    简一鸣同学再次痛苦于自己的无知。

    指望拉三是没有可能了,这部拉赫自己的戏称为“大象之作”的协奏曲,实在没有空隙插入他自己的一点表达,或许未来的他会有能力,反正现在他能把作品演奏好、表达好就不错了。

    剩下莫扎特。

    简一鸣苦思冥想,爬起来拿手机翻资料。

    临急抱佛脚,可耻但有用。

    1791年,三十五岁的莫扎特创作了极富盛名的《魔笛》和《安魂曲》,在这些耀眼的光环下,重病的莫扎特又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k.595》。

    很神奇的是,音乐家越是在痛苦之下的创作,越是容易创作出截然相反情绪的作品。贝多芬已经写下了《海利根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