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2 (第2/4页)
孝子,老父快要离逝,临终前就那点的要求,他自然是连连点头答应,无有违抗。 太上皇之所以会再次不放心的嘱咐皇上,旧事重提,甚至要皇上亲口保证会照顾好李敛,全因李敛的声望越来越盛了。 这十年里,李敛和冯子芝两人走遍大周各地,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微服私访,实行着巡按御史的职权,为民伸冤,把地方上的什么官商勾结、草菅人命、横行不法之徒统统下狱,还地方一个朗朗青天,完美的完成皇上的期望。 各郡各县百姓受其好处,家家户户为他立长生牌位,声望之鼎盛,天下无人能出其右。较真起来,恐怕就连…都得退避三舍。 再者,李敛往日的旧部在与哦啰斯国和其他洋鬼子国家的战事中,都已经成长起来。纵然李敛已经放下兵权,每年只有春节才会回京短短逗留三四天,但天策府一系的将领仍然是天然的帶着李敛的烙印。 这不得不让太上皇担心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压着皇上不胡思乱想,但死后可不能保证皇上永远不对李敛下手。 当然,事实上这也只是太上皇年纪大了,爱cao心的缘故,他是关心则乱而忘了自己亲儿子是个什么性子的人。 皇上这种只要信任就把全部信任押上去的人,李敛都已经把自己的态度表现得那么明显了,他自然不会多心。 不是没有投机小人想要趁势踩着李敛上位,弹劾李敛越俎代庖、以权谋私、屈打成招等多达十八项罪名,引经据典,字字如刀,精彩绝伦。然而,皇上明察秋毫,把这些折子全部发还,并下令以后再敢有人弹劾李敛,一律革职查办,充分显示出自己对李敛的信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