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6 (第2/4页)
问题。 其他城在梁简的授意下也抽调合适的人选过来,很快这批新生力量就化解了朝中人手不足的尴尬,梅争寒有意将这些人留在王城, 找了个时机顺势推行之前李钰没能推行的新政,在朝中设立两相六部, 即左相,右相,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吏部,工部。 李钰当初推行遭到阻碍是各个官员之间权利相互勾结,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但现在朝中百废待兴,梅争寒完全可以大力推行。 他提出这个方案后不久剩下的老臣便妥协下来,梅争寒请陈如深坐镇右相,但陈如深以年岁已高为由拒绝了梅争寒的邀请,推荐陈文墨为梅争寒效力。陈文墨出身名门,资历虽浅但才能了得,担任丞相也未尝不可。 右相人选有了着落,左相却让梅争寒头疼好一阵子,不过很快这个问题也得到解决,因为不少人都大力举荐宋远。虽然宋远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的才能不亚于陈文墨,而且他可以代表丘桐的寒门学子。 丘桐的官职继承很多时候都是裙带关系的推举,没有正经的考核,造成很大的权利弊端。这一次梅争寒干脆把这些一并进行改革,推行科举制,利用考试选举人才,为国家补充新鲜血液。 六部将权利明确分化,尚书人选方面梅争寒倾向于剩下的老臣,至于组成的新鲜血液除了各城抽调上来的人手,梅争寒还对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大家论功行赏,分别分配到各个部门锻炼。 不过在设置礼部的时候遇到一点麻烦,因为礼部的职能和青司鉴重合。梅争寒昔日流落民间是因为青司鉴,他能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